作文内容应该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鼓励人们积极向上地生活,作文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底,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微时代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微时代作文篇1
我们是90后,我们追求非主流,我们颓废、忧伤、叛逆,喜欢自拍,喜欢火星文……同时,我们青春、乐观、自信、主张个性、开放,我们是新时代的领军者。
我们叛逆,但那不是错误,不是缺点,是青春的标志。谁不曾年少,谁不曾叛逆。100前的90后——毛泽东,他是伟大的领袖,提到他,人们只有尊敬和钦佩,但是他也曾叛逆:193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人们都在忙着收割稻子,天气却骤变,人们纷纷都跑向自己家的谷场,毛泽东却跑向别人家的谷场,父亲非常生气的训斥他,他却理直气壮的顶撞起来:”她们家穷,还要交租,不能损失那些稻子,我们家粮食多,损失一点没什么。"
父亲顿时火冒三丈的,后来经调解才算了事。如此叛逆的毛泽东怎么还能成为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真的做错了吗?大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始终是对的,我们的叛逆,真的完全都是错的吗?
我们有偶像情结,竟引来轩然大波,各种各样的贬义词纷纷出来指向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星,为什么追星一定是盲从?我们崇拜的偶像,其实是追求自我的一种表现,他们的形象就是自我的形象的一种代表。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他们背后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他们努力的拼搏,他们是成功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崇拜他们成功呢?
我们不是被网络毒害的一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也因为便捷、高速、实惠而成为人们热衷的娱乐、交流方式、尤其受青少年的喜爱,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没事就趴电脑前的人,人们就认为我们是被网络毒害了,其实上网也可以赚钱的,17岁的方森从小对网络着迷,他一直都深陷网络,但由此他成功开发了新的软件,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也因此吸引了投资家的眼球,软件正式投入商业,为什么深陷网络的他还能如此成功?另一个世界里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好吗?
我们不是用来读书的机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各方面均衡发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只有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的时代已经过去,特技、创新、自主才是潮流,有梦想、有追求、有上进心才是有用的人。美国90后超模斯嘉丽。莱斯利,当时她只有13岁。她非常追求时尚,无论在哪她的装束都是很闪亮,她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做一名模特和杂志主编,她的梦想实现了。当时他没有上大学,但是它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我们是90后,我们不是“啃老族”,不是只会炫耀攀比的“富二代”我们是有思想的高级生命体,我们有责任感有爱心,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是自己的代言人。
微时代作文篇2
共享,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迁移,“共享”一词便注入了人们的生活。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只要在街边扫下二维码,伴随着“嘀嘀嘀”的声音,所用的一切便沾上了“共享”的名分。
可是,共享,究竟指什么?
越来越多的机械式理念和物品,这固然是好的,不必我说什么引领时代向前迈进的套话。可是,共享真的就只是指“通用”吗?它真的只是一个可以被摁在任何事物前的名词吗?就算它是,请问它有没有情感?
真正的共享,究竟,又是什么呢……
凉爽的微风拂在脸上,四周安谧得只剩下小鸟的鸣叫声和点滴的微语呢喃。这是一个人都会喜欢的日子,可是我们此刻却站在英国街头,虎视眈眈地盯着民宿紧锁的'大门。那是一道门,在我看来好像不是,那是一个阻碍,两国语言的阻碍,互联网的阻碍,时间的阻碍。多少电脑的蓝符“哒哒哒”地移动,电话卡开始泛起白烟,我们仍焦头烂额的站在那里,竟开始抱怨阳光的毒辣。
这时,一个老太太牵着狗走过来,面对我们,她只是一个路人。可是她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用英语问我们:“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联系不上房东,他发来的网页也收取不了,拿不了钥匙箱的密码,只能在这里等他回复。”我们尴尬地笑。
“这样啊!”她点点头,“那你们去我家吧!我电脑上可以开的,”见我们迟疑的神色,又补充,“你们不相信我吗?我保证帮你们搞定的。”想了一会儿又说:“我保证过的。”说完就招呼她的狗走了,几个大人受宠若惊的跟在她的后面。
接下来的情节也应该猜到了,我们拿到了钥匙,谢过了她,只是有个小插曲——老太和几个大人一起回来,匆匆对我们说:“刚刚是不是对你们说话时的语速有点不耐烦?对不起,我怕待会的约会会迟到,所以……”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走了。留给我们震惊的背影。在英国这样一个守时的国家,只是为了帮助一群路人,她愿意献出自己的时间……
也许你们不会相信,因为这似乎是电影小说里的桥段,这种好人太假了,怎么可能会有?可是我以十分的肯定,十二分的热情,一百分的感激作担保,举起右拳,这真真是真的。如果不相信也没有关系,我们继续“共享”。
没错,共享并不是单指流行式的没有情感的生物,就拿我们遇到的老太作例,她这种行为难道不是共享吗?她给我们她的时间,这是共享,她分出自己的时间来换成我们在民宿里享受的时间,这何尝不是共享?所以那些物质难道就真的是共享吗?最初的共享究竟是什么?它更像是一种心态,而不是广义上的什么“资源。
真正的共享,其实不需要被发明创造。不,不需要!它早已在人的心灵深处长存。
微时代作文篇3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好的家风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好的家风成就好的习惯,我们家的家风关键词是“诚信”。
外公作为我们家的大家长,经常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是一种美德。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所谓守信,就是讲信用,守诺言,言而有信。外公就是这么一个很讲诚信的人。
一天,他去集市上买东西,看见了一个卖老花镜的摊位,突然想起自己的老花镜坏了,正好换一副。于是他在摊位上挑了一副,就向老板询问眼镜的价格,老板说:“50元!”外公向他讨价还价了一番,最后老板对他说:“一口价,35元!”外公没有零钱,给了老板一张100元,老板找给了外公70元零钱。外公清点过后发现老板多找给他钱了,于是又从里面抽出了一张5元钱递给了老板,说道:“你找错钱了,多给了我5元!”老板看着外公笑着说:“老爷子,头一次见有您这样的,找多了钱还退给我!”外公也笑了,说:“咱们说好了嘛!诚信很重要。”
还有一次,外公去买豆腐,因为着急给我做饭,匆忙间拿着找的零钱回家了,后来发现人家多找了1元钱,外婆说:“就1元钱,还不够折腾呢!别去了。”外公一脸严肃的说:“说好了多少钱就应该给人家多少钱,人家疏忽找错了钱,我们不应该不讲诚信,一定要送回去!”吃完饭后他又穿好衣服给人家把钱送了回去。
外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我,让我受益匪浅。我爱我的家,我一定会把家风好好的传承下去,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微时代作文篇4
英雄一定要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吗?英雄一定要世人不但敬畏,而且难以捉摸吗?英雄一定要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吗?不,我觉得新时代的英雄应该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
我要讲的故事,大家也许是知道的,那就是内蒙古草原广为传颂的“12.14”救人事件。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让上百人营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和三名小英雄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20xx年12月14日下午3:30左右,在公园玩耍的苏小林脚下的冰忽然断裂开来,坠入了冰凉的冰水中。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听到呼救声立刻向冰面跑去。王超、乐亚芳和吴亚斌听到呼救声立即向冰面跑去。王超、乐亚芳伸手去拉苏小林,吴亚斌在后面压住他们的腿。这时候,尚未冻实的冰面又塌陷了。王超和乐亚芳也掉入水中。吴亚斌大声呼救,刘业与李飞同学也飞奔过来。但他们也掉入水中。不过他们还是用尽全力把孩子往水上推,冰层一次次塌陷,两人努力一次次失败。之后又有20多名大中专学生赶来,冰上出现了一次大面积塌陷。20多名学生也掉入了冰凉刺骨的湖中。
营救的人群陆续赶来,游人跑来,公园员工跑来,武警战士跑来,医护人员跑来,这一群人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大规模的营救。
那名落水的学生得救了,但是3名花季年华的孩子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就是呼市铁路第一小学的王超、内蒙古工工商行政管理学校的刘业和内蒙古农业大学20xx级农学二班的郝龙彪。
郝龙彪一个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他成绩优异;他有远大的志向;他乐于助人。整理遗物时还发现他为农村同学买的还未捐出的钢笔。
刘业是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学生。同学家境贫寒,他二话没有把自己仅有的100元留了下来。他为人慷慨,自己却十分俭朴。平常就穿两套衣服:一是套校服,二是套运动服。他还差两天就满18岁了,但王超是班级里的体育班长,老师的助手,同学的榜样。班上转来一名同学叫周佳新,患有小儿麻痹症。王超每天背他上下楼。王超死后,周佳新哭着说为他做了个新年贺卡,但现在他却永远无法看到了。
英雄原来就是无私忘我,不辞艰险,舍己为人的普通人。他们不要回报,令人敬佩;他们默默无闻,帮助别人而不留姓名;他们为了别人,不辞牺牲生命。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们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诠释出了人性的真、善、美,表现出了中国人见义勇为,不求回报的品德,完美解读了“勇敢”的真正涵义。他们的行为震撼我的心灵,在我灵魂深处永存。
微时代作文篇5
“共享”这个词在几年前人们可能不太熟悉,但现在并不如此。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在慢慢地靠近我们,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理念。
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共享单车。
几个月前,共享单车“出世”了。现在它也许已经成为了许多小青年上下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了吧!马路上到处都是它“走”过的痕迹,到处都是它那清脆响亮的“歌声”。
国庆假期中,我随妈妈来到了繁华的上海。一下公交车,印入我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整齐的黄色车与红色车。我便歪着头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这些自行车怎么都放在路边啊?而且长得都一样,这些都是谁的啊?真想骑一骑!”
妈妈听了我的话,轻轻地敲了一下我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说:“小傻瓜,这些啊,是共享单车,政府为我们提供的,而不是私人的,随时都可以骑。要不,我们骑车回家吧!还可以锻炼身体。”“好耶!”我欢呼道。
我发现骑这种车还必须要有手机,用扫一扫来扫车上的二维码,然后输入密码,才能解锁骑车。真新奇!
在路上,竟然十有八九的人都骑着所谓的“共享单车”,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至少不污染环境啊!
“啊!”不知什么时候前面来了个人,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按刹车,多亏刹车灵,要不然说不定会发生什么惨态呢!
“宝贝,你没事吧!”妈妈后知后觉地问。“没事没事,妈妈我没事”,我回过神来,“多亏了这个刹车呢,真灵,一刹就停!”“没事就好,吓死我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个刹车啊,就是为你在危急关头而准备的。下次骑车注意点。”“知道了!”
几天后,我回崇明了,跟奶奶说起了共享单车的事。奶奶笑容可掬地说:“哎呦,上海什么时候这么发达啦!都有什么共享了,看来我这个老太婆什么时候也得去上海见识见识啦!”我们都笑了。
共享时代真不错!我爱共享!
微时代作文篇6
现在的我们经常会看到路边停放着黄色的,红色的,橙色的共享单车,共享电瓶车。生活中也会存在着共享书籍,共享电脑之类的共享资源。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代的车流已经被我们骑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以前,其实也有一些和共享类似的事物,比如公共电话。但要澄清的是,共享和公共虽然有差不多的意义,实则在人的心理是不同的。就公共来说,单对于我而言,潜在的意识告诉我自己,公共是公家的东西,它并不是属于我的。而且公共是具有短暂的时间期限。是了,我猜想大部分人也会这么想。而共享就不太一样了,他让我们在心里得到了,类似于主人的归属感,此刻我付了钱,我要对这个事物付起主人的责任,并且可以拥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共享,在我使用之后,他人(陌生人)也可拥有分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移动的链——公共分享。
两者的差距看似只是微妙的一点,但在我们的心中就有了一个共享心理的产生。
共享心理是当下共享时代的核心,不说简单,却也不复杂。
在以前,街邻之间我的东西你可以用,他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用,虽说是图一个其乐融融,实则在我们心理有一个初步共享的概念了。试想,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礼炮声在彻黑的夜空中回想。在一户橙黄灯亮的家中,作者几乎人家,甚至一些其他的陌生人,一起围坐,谈天说地。这倒是有些像现在的“共享餐桌”不难看出。共享心理也存在互利,我们大家都有好的模式。这也解释了共享时代为什么能够带来一波覆盖。
然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共享这一话题就被推入了一个爆炸的关口。当共享心理过分膨胀后,所带来的各种头破血流的跟风,都希望能够赶上这有去无回的最后一班车。各式各样,不知道怎么就冒出来的“共享女友”“共享男友”。看似十分荒谬,并无大灯意义。却又预示着来自共享的轰炸开始了。
同时,有一段时间出现的“共享单车被投江,被炸爆轮胎,占为己有”的这些事件也是一浪接着一浪。这背后其实代表着共享心理,作为共享时代的核心主体,已经开始不稳的'摇晃。晃动的结果无非两种:要么是来自于共享时代的对立占上风。要么就是共享时代真正稳固,这些社会问题无疑是在考验共享心理。一旦一方居上,那么另一地势必要被扣上淘汰的帽子。我们也能感受到,共享这一新的观念在改变人们生活的理念时,也触及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且将它放大化。因为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动摇了人们内心其他的心理,共享心理在此时又被缩小。这时候,企业,我们,社会都要开始意识到共享心理。
共享时代的利弊单凭现在,我们也不能盲目下断论。但它的主体——共享心理,若我们将它摆在一个正确的,不多不少的状态,它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便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我们自身。
共享,陌生人和陌生人之间的分享,或者可以说是公共享受。这个心理需要被我们重视,也是要慢慢地来。‘
真正的共享的时代在来的路上。
微时代作文6篇相关文章:
★ 微素材作文8篇
★ 微生活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