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让我们在书籍的陪伴中,逐渐发现自我的价值,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之间的对话,帮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情感的共鸣,以下是写作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飞机的人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1
?纸飞机》一开篇就写到:谨以此书,献给中华大地上我们不屈的祖辈们。是啊,正是祖辈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才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迎来美好的生活。
就像书中所描写的:日渐频繁的日本战机轰炸打破了重庆的平静,也搅乱了女孩金兰的童年。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痛苦,在轰炸中她痛失双亲,哥哥淹死,妹妹也看不见了,但也让她渐渐学会了坚强与勇敢。在猛烈的轰炸中,金兰与她的家人饱受折磨,但她们没有放弃,靠着一种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最后终于迎来了光明。
书中的第四章天地歌描写了1941年6月5日的"六五"大隧道惨案。金兰的爸爸就是这时候死去的。深夜里,她和焦家妈妈坐在一起,眼泪肆意地往外流。看到这里,我的心也不禁颤抖,我感受到了那种亲人离去的痛苦,感受到了父母双亡使金兰产生的恐惧和悲愤。她悲她的.父母都离开了人世;她愤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残忍地夺走了父母的生命。但生活还要继续,日本飞机还会来,她们只能躲,躲到日本飞机不再轰炸重庆为止。终于, 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近郊,之后再也没有来过。痛苦的日子终于过去,终于不用再在日本飞机轰炸之后,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捡拾仅存的东西,再搭一个家,之后再被轰塌,再建,再轰塌……虽然她们的亲人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她们还会活着,一如往常地活着!
女孩金兰折的一架架纸飞机,不仅承载着她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还有她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胜利的期盼与渴望!当她将纸飞机放飞天空,她相信,终有一天,重庆的上空,一定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完了《纸飞机年代》一书。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向征不到一岁时,与爸爸出去玩,迎面撞上了一辆卡车(这位司机酒后驾车)。爸爸当场被撞,不到一岁的小向征被撞断了双腿。后来,向征的妈妈抛弃了他,带着全部财产另谋生路去了。可怜的小向征就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靠捡破烂卖废品抚养向征。向征十六岁时,奶奶因过度劳累得了重病。向征用双手当脚在路上爬,向行人讨钱,给奶奶治病。可是没几天,奶奶去世了。就在向征最需要人们帮助时,新新中学初三五班的同学成立了“爱心小组”,一起帮助向征。他们每天由两个人陪向征睡觉,给他辅导功课,双休日带他出去玩。学校还免费接受了这个不幸的孩子……
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认为这是一场善与恶的较最。善良的奶奶在没有经济收入而又年高体弱的情况下养大了向征。新新中学初三五班的同学们用爱心为向征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生活的道路。狠心的妈妈却抛弃了这最需要人间温暖的亲生骨肉,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她不配母亲这伟大的称号。
我是一个病残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但我的父母像其他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我。每当我面临生命危险时,是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把我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我今年快十二岁了,当时医生给我下的结论是活不过三个月,可见父母为我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还有我的.同学和老师,他们都在我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了友爱的双手。每次上下楼梯都是在同学们的搀扶下,每次郊游都是伏在班主任老师那宽厚的肩膀上。我与向征杯比,真是太幸福了。
我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给别人一颗爱心能温暖朋友的一生,给自己一颗爱心会觉得世界是多么美好!我也要像向征奶奶、初三五班同学、我的父母、老师和同学那样,给别人送去一颗爱心。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3
我读过很多关于抗战的书,读了之后总是感到不安。在繁荣时期,我们的眼睛和记忆中很少有战争。然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过去,血泪,屈辱,都深深地刻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他们仍然伤痕累累,小路静静地躺着,荒凉地,诉说着,记录着,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当我们落后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打败。
左昡的《纸飞机》中杨金兰童年的安宁被日军进行频繁的轰炸打破了,妈妈、爸爸、爷爷、外婆……等亲人之间相继在战争中遇难。杨金兰的纸飞机可以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就是不断地实践中放飞,她也通过一次次在恐惧和痛苦中变得发展越来愈坚强,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废墟世界中被不断重建。
重庆只是全国的一个小小的投影,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十余亿美元。单是南京大屠杀,就有30万人遇难。
从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天进行危机四伏,日本人民军队狂轰滥炸,多少经济繁华发展之地可以变成一个废墟,多少中国英雄为国捐躯,多少以及无辜群众平民不能丢了自己性命,多少个杨金兰公司失去父母亲人,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日寇铁蹄开始肆意破坏践踏,而我们的英雄用血肉之躯铸成新的长城,力挽狂澜。张自忠将军说“我死则国生”,戴安澜将军在作文给妻儿的遗书中通过这样说:决以全部都是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杨靖宇、佟麟阁、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学生名字就是刻在社会历史的丰碑上。虽然他们离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遥远,然而没有枪炮声犹在耳边回荡。在国家企业危难、山河破碎的时刻,将军和士兵并肩作站,军人和普通百姓之间一起共同抗敌,上至将军,下至基层百姓,为国家和中华民族而站,国家已经沦陷,唯有提高自救,再无任何退路。
在战斗面前,像杨金兰这样的家庭背后也在拯救自己,小家庭重建成废墟,继续支持前线,直到抗战胜利。 我最佩服杨金兰的勇敢。 妈妈被杀了,她没有哭;爸爸,爷爷,奶奶...一个个亲人失去了,她没有哭,也许她的眼泪在心底! 生活教会我们坚强,她面对生活的磨难,克服恐惧,一次又一次地勇敢面对。 我知道,有时眼泪对生活是无用的,最好是擦干眼泪面对,而不是永远无法恢复。 只要你不放弃,生活就会永远有希望。 我相信“太阳总是在风雨后”,风雨后的彩虹是最美丽的风景。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不懈,赶走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回顾过去,我们的祖先用鲜血和斗争,战胜了屈辱,并且明白只有加强自己,我们才能站起来,成为骄傲的中国人。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肩上还有很重的担子。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4
我是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今年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左眩写的《纸飞机》。这本书描写战争史上惨烈的四大轰炸之一——重庆大轰炸,以主人公金兰的视角从不同的层次地表现中国人民在战争阴霾下的生活与抗争。
主人公金兰和她的家人住在重庆城,起初他们的日子很安详、快乐、无忧无虑。可是,自从1938年10月4日,日军首次轰炸重庆城附近,使安详的重庆城陷入一片危机。而后,日军接连几次轰炸重庆城,人们都跑进了防空洞躲避,可仍然有人被炸死。最严重的一次:“六五”大隧道惨案,死亡人数达12000人以上,金兰的爸爸就是死在这里。后来,重庆城的人们抱定“愈炸愈强”的信念。因为日军轰炸次数多,人们跑警报变得熟练,被炸死的'人越来越少。
每过一次轰炸或发生了高兴的事,金兰便会折一架纸飞机,自日军最后一次轰炸时,金兰便不再折了。终于,在1943年8月23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城近邻,一切都结束了。一架架纸飞机,承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勇气。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对胜利的期盼与对和平的向往都折进了纸飞机,放飞在她童年的风中。她相信,总有一天,她和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都会重新拥有一片宁静美丽的天空。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战争是无情的,金兰的亲人都一个个离她而去,永不会回来;战争是痛苦的,它使金兰不仅充当起一个母亲的角色,而且还要时刻警醒着跑警报,时刻提防着日军的轰炸;战争也是一种磨练,它让金兰变得勇敢,坚强。我们要学习祖辈们不屈服,不放弃、不投降的精神。让我知道祖辈们靠着不屈服、不投降、不放弃的信念,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不到12岁年龄的金兰做饭、洗衣、照顾失明的妹妹,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时间,还用筷子沾着水,在桌子上练字。对照她的遭遇再想想同龄的自己,生在一个和平年代的我,没有战争,过着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学习条件这样好,学习用品应有尽有,但是比起金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是天壤之别啊!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承受不住,比起金兰,这又算什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读完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一个国家有了知识才能有科技进步,才能壮大我们的军事力量,我们才有了不被侵犯的实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日军对我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永远不能忘记这笔家仇国恨。一个新时代的少年更应该用行动来证明,坚强勇敢奋发上进,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梦想、有作为的人。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5
暑假期间,我读了左昡的《纸飞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杨金兰,讲的是1938年到1943年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中发生的故事。
金兰是一个遇到事情冷静思考而非常勇敢的人。在一次重庆轰炸的时候,一个教书的金先生带着金兰,而在一次意外中,金先生却不幸受伤了,金兰勇敢地带着金先生躲在一个角落里,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一直躲了很久。金兰保护着金先生,让金先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可是,金兰的妈妈已经在这场混乱之中离去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金兰并没有倒下,她忍受着失去妈妈的痛苦,依然坚强、勇敢地活下去。因为她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坚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看到金兰在这种炮火连天的情况下,却能勇敢地面对,想起我们现在过着安逸的生活,真是感慨万千。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将来怎么在社会立足?怎么给自己的家人,给社会一个好的交代呢?
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数学只考了79分,我坐在椅子上有些难过,我眉头紧锁,手心出着汗,两只眼睛盯着卷子不敢看别的地方,老师见到我这样,便走过来,轻轻地靠在我的桌角上,用手摸摸我的头,说:“嘉欣呀,要对自己有信心哦,来,有什么不会的题吗?老师可以教你的呀……”老师的微笑,慈祥的面孔让我感到了温暖。于是,我加倍努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念,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不能辜负老师和家人对我的期望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有了信念,一定会度过各种难关,最后取得成功。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6
这个暑假,我读一本令人感慨的小说----纸飞机。
在背面,写着一行行感触的数据:198年10月4日,日本首次轰炸重庆市区;199年月、月4月,"五三、五四大轰炸。炸死261人,炸伤668人;毁房686栋;1940年8月19日,"八一九"大轰炸。死伤1人、毁房2224间、无家可归者20xx余人;1947年6月日,"六五"大隧道惨案。据不完全统计,死亡者在12000以上;194年8月2日,日军最后一次轰炸重庆近郊。
主人公杨金兰便住在着被战争笼罩着的年代中。旷日持久的大轰炸给他们带了前所未有的.恐惧,痛苦,也让她渐渐学会坚强和勇敢。她的家被一次次的摧毁,她的亲人也一个个相继而去。最后只剩下她和被炸伤一只眼睛的妹妹相依为命,她与家人彼此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有过最为惨痛的分离,但始终心怀希望。用平凡高贵的生活坚守着,抗战着,直至曙光驱散黑暗,暖春重回人间。
村民们在逃离轰炸的时候也能继续拌拌嘴,依然能保持着快乐。他们表现出那样乐观积极的心态。令我惊讶,记得有一次,老师发了一张小试卷。题量就几道,刚发的时候同学们看到,心想肯定都非常简单。他们的声音都传到我耳朵里,"哈哈,这简单。赶紧做完放学回家。"可过了一会儿。一堆同学都在那嚷嚷着,一连声的叹气。于是,我也看了看。吓得出了身冷汗,这也太难了吧?我才几年级,那么难?老师说了可做可不做呀,太好了。可以回家啦!这事情过后,我十分懊悔,连去挑战的勇气都没有,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后,每天激励自己,遇到困难不退缩要勇敢面对。加油!
一架架纸飞机,乘载着金兰成长中的欢喜与悲伤,信念与希望;也乘载了人们的那份乐观的心态!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7
我看过很多有关抗战的书籍,每次看完心里总是不能平静。生逢盛世,我们的眼睛里,记忆里,少有战火烽烟,然而,抗日战争那些过往,那些血泪,那些屈辱,它们刻在中国每寸国土里,几十年的风雨冲刷后依然伤痕累累,那痕迹静静地荒芜着,讲诉着,记录着—提醒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落后总是要被挨打。
左昡的《纸飞机》中杨金兰童年的安宁被日军频繁的轰炸打破了,妈妈、爸爸、爷爷、外婆……等亲人相继在战争中遇难。杨金兰的纸飞机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胜利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不断地放飞,她也一次次在恐惧和痛苦中变得越来愈坚强,她的.家也一次次在废墟中被重建。
重庆只是全国的一个小小的投影,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十余亿美元。单是南京大屠杀,就有30万人遇难。
从1931到1945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天危机四伏,日本军队狂轰滥炸,多少繁华之地变成废墟,多少英雄为国捐躯,多少无辜平民丢了性命,多少个杨金兰失去亲人,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日寇铁蹄肆意践踏,而我们的英雄用血肉之躯铸成新的长城,力挽狂澜。张自忠将军说“我死则国生”,戴安澜将军在给妻儿的遗书中这样说: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杨靖宇、佟麟阁、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名字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虽然离我所生活的年代太遥远,然而枪炮声犹在耳边回荡。在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时刻,将军和士兵并肩作站,军人和百姓一起抗敌,上至将军,下至百姓,为国家和民族而站,国家沦陷,唯有自救,再无退路。
前方在战斗,后方像杨金兰这样的家庭也在自救,一个个小家在废墟中重建,并且不断支援前线,直至抗战胜利。我最佩服杨金兰的勇敢。妈妈被炸死,她没哭;爸爸、爷爷、外婆……一个个亲人失去,她也没哭,也许她的眼泪留在心底吧!生活教会我们坚强,她坚强面对生活的磨难,克服恐惧,一次次勇敢地面对。我知道,有时候流了眼泪对生活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擦干眼泪勇敢面对,而不是一蹶不振。只要不放弃,生活是永远还有希望在前方的。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彩虹才是最美的风景。
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着,坚持着,赶跑日本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回望来时路,我们的前辈用鲜血与抗争赶跑了屈辱,也明白一个道理:壮大自己,才能昂首挺胸地做自豪的中国人。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篇8
毒品,它像一条无恶不作的巨龙,它毁灭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只要沾上了一点,就难以戒掉。
?纸飞机》是讲一个关于毒品的故事,它内容虽然简单,但它的意义却十分深刻。故事里一位母亲因头痛而不小心染上了毒品,她开始并不知道,直到知道时,她才后悔。原本一个快乐而富足的家庭,瞬间变成了一个穷苦的家庭。就是因为毒品,这位母亲最终被送去了戒毒所,开始了漫长的戒毒。她的孩子何亮,只能在家慢慢地等待母亲。为了让母亲成功戒毒,何亮便用纸飞机鼓励妈妈戒毒。当一个个纸飞机飞进了他妈妈的床上,他妈妈戒毒的勇气越来越大。终于他妈妈出来了,他们开了一家洗车店,生意也不错。可有一天,何亮妈妈却被卖毒品的坏人抓住了,何亮马上打了110,把卖毒品的坏人抓住了,从此何亮母子过上了好日子。看完电影,我不禁对何亮发出赞叹,更对毒品提高警惕。
回到教室,老师又说了在平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件事:一个拥有万贯的富翁,不小心染上毒品,他花光所有钱,买了毒品;他的老婆也染上了毒品,都被带进了戒毒所,只留下了他们三岁的儿子孤零零地,被别人领养。看完电影,又听了故事,我知道了毒品有多么的可怕,有多么的可恶。
为什么毒品被一些人喜爱?为什么毒品会那么可怕?所以我们从小应该时刻警惕,加强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保护自己,爱护家人,远离毒品,远离危害!
看飞机的人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 我飞机抄作文5篇
★ 画飞机的作文6篇
★ 飞机和船教案7篇
★ 飞机和鸟教案5篇